- 2025年05月15日
- 星期四

印巴新一轮冲突以来,莫迪终于打破沉默。发表了一份“丧事喜办”的战后演讲报告,大肆鼓吹印度此前偷袭巴基斯坦的“合理性”,并模糊失败事实,谎称已经直捣巴基斯坦“心脏”。然而,正当外界嘲讽莫迪无底线安抚国内民粹之际,这番丧事喜办的操作,却惹出了新麻烦。

马科斯(资料图)此次军演是在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的背景下,美菲联合多国在所谓“印太地区”搅局,以所谓“保卫菲律宾”为名进行的实战化预演,演练内容涵盖海空联合封锁、反夺岛作战及人工智能指挥系统,模拟“第一岛链内快速反应”场景,以展示美国的区域控制能力,既是美国“印太战略”作战构想的具体部署,也折射出菲律宾在区域博弈中的战略焦虑。对美国来说,菲律宾地理位置特殊,是可以用来撬动地缘格局的一枚“棋子”。

一、印度:战略自主的平衡术在印控克什米尔枪击事件掀起地区紧张局势之际,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的缺席耐人寻味。原定计划由辛格率团出席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,却在最后一刻因”国内事务繁忙”改由副手桑贾伊·塞思代为出席。《印度商业前线报》透露,这背后既有克什米尔局势的考量,也涉及印度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。印度作为南亚大国,始终在俄美两大阵营间寻求平衡,既不愿放弃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,又不愿因过度亲近克里姆林宫而得罪西方。莫迪总理缩短沙特之行、提前回国研判局势的举动,更凸显印度在多重外交压力下的谨慎姿态。

5月9日,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俄罗斯官方早前宣布预计将有29位的外国元首会出席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,包括中国、古巴、委内瑞拉、蒙古等国的领导人已经陆续抵达了莫斯科,开始对俄罗斯的访问。俄方还公布老挝领导人和阿塞拜疆总统因病而取消飞往莫斯科,因此最终出席红场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减少至27位。

印巴新一轮冲突以来,莫迪终于打破沉默。发表了一份“丧事喜办”的战后演讲报告,大肆鼓吹印度此前偷袭巴基斯坦的“合理性”,并模糊失败事实,谎称已经直捣巴基斯坦“心脏”。然而,正当外界嘲讽莫迪无底线安抚国内民粹之际,这番丧事喜办的操作,却惹出了新麻烦。

从5月7日起,印巴冲突骤然升级。印度率先发起行动,国防部7日凌晨发表新闻公报,证实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代号为“朱砂”的行动,宣称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9个“恐怖分子基础设施” ,还表示行动“重点突出,有分寸、非升级”,没把巴基斯坦军事设施作为目标 。但实际情况是,这次袭击造成巴基斯坦至少26名平民死亡,46人受伤,多座清真寺被损毁,连儿童都未能幸免。

“美国陆军正为与中国开战做准备!”——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·克拉克近日在接受《华尔街日报》专访时抛出的这一言论,将本就紧绷的亚太局势推向新高潮。美方声称,为应对“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”,美军强调,新部队将采用分散部署策略,避免被解放军远程火力“一锅端”,针对美军部署,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一针见血指出:“第一岛链的军事存在看似威慑,实为‘火药桶’。”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