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25年05月15日
- 星期四

一、印度:战略自主的平衡术在印控克什米尔枪击事件掀起地区紧张局势之际,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的缺席耐人寻味。原定计划由辛格率团出席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,却在最后一刻因”国内事务繁忙”改由副手桑贾伊·塞思代为出席。《印度商业前线报》透露,这背后既有克什米尔局势的考量,也涉及印度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。印度作为南亚大国,始终在俄美两大阵营间寻求平衡,既不愿放弃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,又不愿因过度亲近克里姆林宫而得罪西方。莫迪总理缩短沙特之行、提前回国研判局势的举动,更凸显印度在多重外交压力下的谨慎姿态。

5月9日,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俄罗斯官方早前宣布预计将有29位的外国元首会出席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,包括中国、古巴、委内瑞拉、蒙古等国的领导人已经陆续抵达了莫斯科,开始对俄罗斯的访问。俄方还公布老挝领导人和阿塞拜疆总统因病而取消飞往莫斯科,因此最终出席红场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减少至27位。

印巴新一轮冲突以来,莫迪终于打破沉默。发表了一份“丧事喜办”的战后演讲报告,大肆鼓吹印度此前偷袭巴基斯坦的“合理性”,并模糊失败事实,谎称已经直捣巴基斯坦“心脏”。然而,正当外界嘲讽莫迪无底线安抚国内民粹之际,这番丧事喜办的操作,却惹出了新麻烦。

从5月7日起,印巴冲突骤然升级。印度率先发起行动,国防部7日凌晨发表新闻公报,证实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代号为“朱砂”的行动,宣称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9个“恐怖分子基础设施” ,还表示行动“重点突出,有分寸、非升级”,没把巴基斯坦军事设施作为目标 。但实际情况是,这次袭击造成巴基斯坦至少26名平民死亡,46人受伤,多座清真寺被损毁,连儿童都未能幸免。

“美国陆军正为与中国开战做准备!”——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·克拉克近日在接受《华尔街日报》专访时抛出的这一言论,将本就紧绷的亚太局势推向新高潮。美方声称,为应对“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”,美军强调,新部队将采用分散部署策略,避免被解放军远程火力“一锅端”,针对美军部署,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一针见血指出:“第一岛链的军事存在看似威慑,实为‘火药桶’。”

当天,巴基斯坦还公布了击落印军阵风战机更多细节,其中包括一段截获阵风编队的通话录音,作为关键证据。从这段录音来看,印军指挥官在询问代号为“哥斯拉3”战机的具体坐标,然后紧接着一架战机飞行员就声称自己发现空中正在发生爆炸。这里指的爆炸,应该就是巴军声称击落印度3架阵风战机、1架苏-30MKI、一架米格-29战机的相关事实。巴铁还用了一种相当“凡尔赛”的语气,说正是“因为印度上次吹嘘他们的‘阵风’战斗机,所以巴军这次瞄准了他们的阵风,本来还可以击落更多。”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