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不许再用中国零件!印度军队发誓要全面排查,尴尬发现怎么全是

印度国防部这次动作不小,要求彻查供应链上所有中国产零部件。表面看是为了降低安全风险,实际操作却暴露出诸多问题。消息一出,立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

印度国防部这次动作不小,要求彻查供应链上所有中国产零部件。表面看是为了降低安全风险,实际操作却暴露出诸多问题。消息一出,立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

检查过程中,印度军方发现自家军工体系对中国零件的依赖程度远超预期。大量供应商无视军方禁令,持续采购中国产零部件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企业为了应付检查,不惜通过第三国转运来掩盖真实来源。

不许再用中国零件!印度军队发誓要全面排查,尴尬发现怎么全是

莫迪(资料图)

无人机领域的情况最为突出。现代战争中,无人机已成为关键装备,印度军队却严重依赖中国技术。从飞控芯片到电机,再到光学镜头,几乎所有核心部件都来自中国。若严格执行禁令,印度军用无人机可能直接停摆。

陆军设计局副局长曼恩公开表示,清除中国零件是当务之急。但现实情况是,印度本土企业70%的无人机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。即便想找替代供应商,最终还是绕不开中国产业链。

2024年,印度就曾以安全风险为由,取消价值2630万美元的400架中国产无人机订单。当时军方信誓旦旦要自主研发,结果到现在也没拿出像样的替代方案。

军工生产不是简单换个零件那么容易。印度本土企业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,突然要求全面替换,根本来不及调整生产线。更麻烦的是,很多中国产零部件经过多年优化,性能和价格都具有明显优势,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。

印度政府曾推出230亿美元的”生产关联激励计划”,想借此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。但四年过去了,实际到位资金只有承诺的7.5%。企业缺乏资金支持,研发进度严重滞后,导致军工体系更加依赖进口。

不许再用中国零件!印度军队发誓要全面排查,尴尬发现怎么全是

展开全文

莫迪(资料图)

检查还发现,印度军队装备的中国零件来源极其复杂。有些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口,有些则是通过灰色市场采购。更离谱的是,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审查,故意虚报数据,夸大本土部件比例。

这种混乱局面让印度军方十分头疼。一方面要执行禁令,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。禁也不是,不禁也不是,陷入两难境地。

无人机产业的情况最具代表性。印度号称要发展本土无人机产业,结果到现在连基本零部件都生产不了。飞控系统、动力装置这些核心部件,全部依赖中国供应商。若严格执行禁令,印度军队可能直接失去无人机作战能力。

军工体系的依赖问题不止体现在零件上。印度军队使用的很多装备,其生产设备和技术标准也来自中国。比如某些精密加工设备,只有使用中国产零部件才能达到要求。强行更换不仅成本高昂,还会影响装备性能。

印度政府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国防部官员私下承认,全面禁用中国零件短期内难以实现。但政治压力摆在那里,又不得不做出姿态。这种矛盾心态直接导致审查工作进展缓慢。

更麻烦的是,印度军队装备更新计划已经受到影响。很多项目因为零部件供应问题被迫延期,军方不得不临时调整采购计划。这种打乱仗的局面,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生成。

不许再用中国零件!印度军队发誓要全面排查,尴尬发现怎么全是

莫迪(资料图)

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做法也持怀疑态度。专家指出,在全球化背景下,完全切断供应链既不现实也不明智。印度军工体系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,强行”脱钩”只会伤及自身。

印度商界对政府的政策也颇有微词。制造业协会负责人表示,政府一边要求企业减少进口,一边又不提供替代方案,这种做法只会让企业陷入困境。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政策反复,已经不敢接军工订单。

政治因素在这场风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印度政府为了展现”抗中决心”,不惜牺牲经济利益。但这种政治作秀式的政策,最终只会损害国家利益。

军工专家指出,印度军队现在面临的选择其实很明确:要么继续依赖中国供应链,要么投入巨资重建本土产业链。但后者需要至少十年时间,期间军队的装备更新必然受到影响。

这场风波暴露出印度军工体系的深层次问题。过度依赖进口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、产业政策摇摆不定,这些顽疾不解决,单纯靠行政命令”去中国化”,最终只会适得其反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wpa.cn/35455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